記者11月15日從市司法局了解到,《中山市公共法律服務“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已出爐,目前正向社會征求意見,社會公眾可于12月10日前向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反饋意見建議。
征求意見稿將以群眾法治需求為導向,改變大水漫灌、粗放投入的狀況,聚焦“共享”與“精準”,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化、融合化、多元化發(fā)展,為法治中山建設保駕護航。
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山早在2013年就已率先在全省出臺《中山市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五年規(guī)劃(2013-2017)》,通過建設“12348”法律服務熱線平臺、打造“半小時法律服務圈”、研發(fā)公共法律服務產品、推進政府購買法律服務、一村居一法律顧問等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山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并被法制日報頭版刊登作為“中山樣本”向全國推廣。
根據征求意見稿,“十四五”時期,中山將進一步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化發(fā)展,保障特殊群體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權益。低收入群體、殘疾人、農民工、老年人、青少年、單親困難母親等特殊群體和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其他優(yōu)撫對象將是公共法律服務的重點對象。
“當前,政府大力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強調打造整體政府。這給原設計的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建設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獨立平臺將逐步融入到政府統(tǒng)一的中心平臺。”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中山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將公共法律服務整合司法行政內部資源逐步向整合政府政務資源延伸,與其他政務服務大融合。
“具體來說,我們主動將公共法律服務對接信訪、綜治、警務、黨群服務等矛盾糾紛、群眾訴求集中領域,提高公共法律服務的知曉率和首選率。同時,借助融入基層社會大平臺的優(yōu)勢,加強與各相關部門的信息聯通、力量聯合、工作聯動,擴大公共法律服務的邊際效應和一站式服務聚集效應?!笔兴痉ň窒嚓P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