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fā)布時間:2018-05-03 08:39:30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題:夢想的力量--譚玉嬌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李江濤
↑譚玉嬌在訓練中。新華社記者李江濤攝
“大家好,我叫譚玉嬌,是一名殘疾人舉重運動員……”
今年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27歲的里約殘奧會女子舉重67公斤級冠軍譚玉嬌來到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向100多名黨員和共青團員講述自己15年來獻身體育事業(yè)的歷程。
7歲那年,小譚右腿患急性骨髓炎,手術后留下嚴重后遺癥造成肌肉萎縮。她在活蹦亂跳的年紀,成了不能跑跳、走路顛簸的殘疾孩子,不能再和小伙伴們一起追逐游戲,甚至不能再上體育課。她變得自卑、膽怯,不知道人生的未來在哪里。
幾年后,在一次殘聯(lián)組織的運動員選拔中,小譚被啟蒙教練彭向榮選中,開始了舉重生涯。她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訓練時教練嚴肅地說:“當運動員首先就得學會吃苦和堅持!”
譚玉嬌有了自己的夢想:成為殘奧會冠軍。有了奮斗目標就有了內生動力。有時,訓練強度太大,手上的血泡磨破了,疼痛鉆心;因為太累,吃飯時胳膊抖得連筷子都拿不住?!坝袝r晚上趴在桌前寫作業(yè),想起吃的苦,眼淚就會不住地往下掉……”譚玉嬌說。
小譚考上高中后,從學校去訓練隊要倒兩趟公交車,用時兩個多小時。同學們還在上課時,她背著書包艱難地走出校門去訓練,夜色漸濃時,又匆匆趕回來繼續(xù)學習。
↑譚玉嬌在訓練中。新華社記者李江濤攝
2009年6月,小譚收獲了人生第一個全國冠軍。
3年后的倫敦殘奧會,小譚第一次有機會向殘奧會冠軍發(fā)起沖擊,然而命運再次捉弄了她。賽前3個月,她訓練時肩部嚴重受傷,只好停訓治療?!拔译m然在倫敦只獲得了銀牌,但它也見證了我一點一滴的努力。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拿到殘奧會金牌!”譚玉嬌說。
2016年里約殘奧會,譚玉嬌以打破世界紀錄的絕對優(yōu)勢奪得67公斤級冠軍。領獎臺上,手握金燦燦的獎牌,面對飄揚的五星紅旗,她用盡力氣高喊:“我做到了!”殘奧冠軍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
投身舉重運動多年的小譚一直沒有放棄學習,訓練比賽之余堅持深造,獲得了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yè)大專學歷證書,并自考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本科。2016年,她又進入北京體育大學攻讀運動訓練專業(yè)本科學位。
在位于北京市順義區(qū)的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譚玉嬌每天上午學習專業(yè)課,下午再上兩節(jié)課后去訓練。休息時,她經(jīng)常同遠在湖南的家人發(fā)微信、視頻通話,還常手劃輪椅和伙伴們逛街、看電影、參觀博物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體育賽事志愿服務,安排得豐富多彩。
為了備戰(zhàn)即將舉行的全國殘疾人舉重錦標賽,小譚最近每天都要訓練一下午,“五一”假期也不例外。
現(xiàn)在,譚玉嬌已經(jīng)把下一個目標鎖定在兩年后的東京殘奧會。她說:“我早已不是當初只為證明自己而舉重的小姑娘,‘運動員’三個字賦予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殘奧會冠軍舉起的不僅是我的人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國家榮譽。新時代的青年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擔當,而我,就是要在賽場上,繼續(xù)為國爭光!”
掃一掃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