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鋒和他的妻子(右一)、母親(左二)、姐姐(右二)在萬卷樓前合影。
孫永鋒
在2020年12月31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五好家庭”暨家庭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電視電話會上,我市孫永鋒家庭榮獲“全國五好家庭”稱號。
65歲的孫永鋒是一名退休水利工程師,熱衷收藏古書,近十余年來收藏各類書籍3萬余冊。為了讓親戚朋友、街坊鄰居養(yǎng)成閱讀的習(xí)慣,他和妻子還投資百萬建造公益書屋“萬卷樓”,書屋開放6年以來,已經(jīng)吸引了超過1萬人次前來閱讀。1月5日,記者走進孫永鋒家中聆聽“五好家庭”熱心公益的故事。
投資百萬打造公益書屋
從港口鎮(zhèn)星晨花園正門進入后,前行約一百米便可看到 “萬卷樓”。走進樓里,書香撲面而來,客廳內(nèi),兩面墻和中間擺滿了書籍,這里藏著孫永鋒的寶貝——5000余冊明清古籍。有人來訪時,孫永鋒總會搬出幾摞來一一介紹,如數(shù)家珍。
記者來到萬卷樓時,孫永鋒正在修復(fù)室里修復(fù)一本古籍。清潔、整理、裁紙、糊紙、掃裱……一本古籍的修復(fù)需要經(jīng)過十多道細(xì)致、繁瑣的工序,但孫永鋒卻總是樂在其中。“人家當(dāng)垃圾放,我當(dāng)寶貝藏!”他一邊清潔古籍一邊說道。
孫永鋒是土生土長的中山人,受父母影響,理工科出身的他卻非常喜歡閱讀文學(xué)、歷史、軍事方面的書籍。十年前,他去巴黎羅浮宮和北京故宮參觀后,徹底愛上了古書,并迷上了收藏古書。如今只要有空,他便會四處托朋友打聽哪里可收購古書籍,還經(jīng)常前往各個書店,細(xì)心淘古書。上個月,朋友晚上6點打來電話稱在沙崗墟發(fā)現(xiàn)一本古籍,孫永鋒晚飯都顧不上吃,立即前往,忙到晚上10點才回家。
不僅熱愛收藏古書,孫永鋒還心懷“公益夢”。“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手機不離手,我想盡微薄之力,感染更多的年輕人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xí)慣。”2015年3月,孫永鋒用他和妻子黃國英一輩子攢下的百萬元積蓄,在港口鎮(zhèn)星辰花園小區(qū)內(nèi)專門挑選了一間90平方米,靠湖邊、離門口近且?guī)?00平方米花園的房子來擺放藏書,辦起公益書屋。
為了支持丈夫的愛好,退休后的黃國英也在學(xué)習(xí)古書修復(fù)。2017年的暑假,書屋邀請了三名兼職大學(xué)生,利用一個月時間將3萬余冊書做了分類和統(tǒng)計,并按照編號錄入電腦系統(tǒng)。“那一個月每天就忙這件事,花了很多功夫在上面,就是為了方便讀書者查找書籍,有更好的閱讀體驗。”黃國英說。
書屋開放6年以來,已經(jīng)吸引了超過1萬人次前來閱讀及參加讀書活動。每逢周末,來自各方的讀書愛好者齊聚萬卷樓,三三兩兩在這里淘書看,顯得格外熱鬧。
祖孫三代傳承書香
如今,孫永鋒夫婦每天都會到萬卷樓整理書籍、修復(fù)古書、招呼讀者,常常從早上忙到晚上10點才離開。一次,遇到書友讀得正酣,夫婦倆不忍心打擾,便等到晚上11點才離開書屋。孫永鋒坦言,管理書屋這么多年,也有過累的時候,但只要想到自己付出能幫到別人,再辛苦也值得了。
孫永鋒89歲的母親蔡慕瓊退休前是一名語文教師,記者采訪當(dāng)天,在女兒孫永紅的陪同下,耳聰目明的老人家也趕過來幫兒子整理書籍。“能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到古書,學(xué)習(xí)到老一輩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知識,我也是非常支持他的。”蔡慕瓊說。
正如孫永鋒受母親的影響愛上閱讀,他的子女也在祖輩父輩的言傳身教中對讀書充滿興趣。“有了書屋之后,我們常常叫孩子一起整理書籍、互相學(xué)習(xí),也多了許多交流的機會。”黃國英分享道,書屋建成后,祖孫三代常常聚在一起共同閱讀,家庭讀書氛圍日益濃厚。如今,遠在國外讀大學(xué)的兒子還時常打電話回來關(guān)心書屋的近況。
對于獲得“全國五好家庭”的榮譽,孫永鋒稱榮譽屬于母親、妻子以及每一個家人,“沒有父母的言傳身教,沒有妻子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就談不上去實現(xiàn)自己的公益書屋夢。”他還說,“五好家庭”,他的理解就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實際上,有很多這樣的家庭,我只不過是其中的幸運者而已,所以獲得了這個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