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人:舒工
手機:13726017833
qq:64407753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烏石村萬里路2號16卡首層
發(fā)布時間:2021-01-07 17:55:41
文/珠江商報記者黃祖兵 圖/通訊員張家銘
核心提示:
一場疫情,打破了人們原本平靜的生活,卻也催生出無數(shù)感人的故事。
舍棄“小家”歡聚,守護“大家”安康。在樂從,何煥平母子的抗疫故事廣流傳。
母親堅守樂從,細致周到照護140多位長者,封閉式的管理也能讓老人家的家人安心;
兒子遠赴武漢,負責患者起居生活、護理治療、病情觀察等,直至最后一位病人出院。
她將牽掛和不舍埋在心底,他將責任和擔當扛在肩上,一個用大愛盡職責,一個以生命赴使命,他們共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普通民眾的擔當和作為。
身行一例,勝似千言。
母親 “最美母親”不畏艱險砥礪前行
2020年2月13日,樂從鎮(zhèn)康頤院由半封閉管理轉為全封閉管理。“封院”后,康頤院有140多位長者需要細致周到的照護服務,這對康頤院護理組組長的何煥平以及43名留院執(zhí)行24小時值守的同事來說,肩上責任重大。
每天早上6點,何煥平準時打卡入崗,隨即開始緊張而繁忙的工作:早間梳洗、送餐入室、喂食發(fā)藥、衣物洗滌、床品整理、健康監(jiān)測、心理輔導、膳食制餐……
由于實行家屬禁探,為安撫在院長者情緒,何煥平帶領護理組的同事還得經常陪老人們聊天,并教會他們如何用手機和家人進行視頻通話。
晚上,何煥平回到簡陋的臨時宿舍,身心疲憊之余,最想念的便是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也是在2月13日,在佛山市第四批322名出發(fā)馳援湖北的醫(yī)護人員中,她的小兒子何子星,以南方醫(yī)科大學順德醫(yī)院醫(yī)護人員的身份出征。“他年齡最小、經驗缺乏,我實在放心不下。”
然而,作為母親,她了解兒子,也相信兒子一定會經得起考驗,用自己所學去幫助他人,并平安歸來。“在疫情嚴峻的時期,子星奔赴前線,守護人們的健康安全,我們家里人都以他為榮。”
每天最開心的事莫過于,夜深時兒子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能和她進行視頻通話。
這天,兒子告訴她,給一名患者送去了我們順德的鯪魚罐頭,他開心極了。
這天,兒子又告訴她,晨間護理結束后,他給一位老人送去了一盒綠茶,老人還特意親筆寫了一封感謝信。
看著兒子日益瘦削的臉,聽著兒子眉飛色舞地說,何煥平既感到幾分心疼,又感到一絲欣慰:22歲的兒子,真的長大了。
4月7日上午,在樂從鎮(zhèn)政府為何子星舉辦的回鄉(xiāng)歡迎儀式上,何煥平終于見到了分別54天的兒子。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細心的黨委副書記、鎮(zhèn)長冼英偉還親手遞上了一罐可樂,圓了兒子寫在防護服上的一個小小心愿。
在今年樂從舉辦的“最美母親”評選活動中,何煥平入選。冼英偉贊賞她不畏艱險,日夜兼程,砥礪前行,用剛毅的身姿承托起母親的責任,為樂從的防疫工作作出重要貢獻。
兒子 95后小將逆風前行率先垂范
1998年出生的何子星,就職于南方醫(yī)科大學順德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及急診科,是此次馳援湖北的隊伍中最年輕的醫(yī)護人員。
何子星是自己主動申請奔赴疫情最前線的。“社會上有很多人覺得90后沒有責任感,我不認同這個看法。這次是一個證明90后的機會,我一定堅守前線,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與隊友們一同接管了武漢市第一醫(yī)院重癥病區(qū)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負責患者的起居生活、護理治療、清潔、病情觀察等。
初步到達武漢的時候,路上的寂靜冷清讓子星感到心痛,他發(fā)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勤奮努力,重新為這座城市換來活力。雖然走進病房的那一瞬間會緊張和不安,但看到患者們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子星坦言,心里油然而生的是打贏這場“戰(zhàn)爭”的堅定決心。
從下飛機那一刻,到第一次穿防護服、第一次進到病房,再到看著病人一個個康復直至最后一位病人出院、武漢又逐漸恢復往日的生機活力,雖然幾十天的救治工作充滿挑戰(zhàn),但何子星覺得自己所做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他和隊友們這段時間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離開武漢的時候,看著這座城市春暖花開,車也越來越多,城市恢復往日的光彩,心里一股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何子星回憶那一刻,眼眶泛著淚光。
樂從鎮(zhèn)黨委書記崔偉國說,何子星用生命守護全國人民的生命,是家人的驕傲、佛山順德的驕傲,更是國家的驕傲,他的事跡感動著每一位樂從人,是樂從青年的榜樣。
相關鏈接
凡人善舉 感動樂從
“2020尋找身邊的感動”活動征集
為傳播真情與溫暖,營造充滿正氣、向善向上的良好社會氛圍,樂從在延續(xù)歷年成功舉辦“尋找身邊的感動”活動的基礎上,繼續(xù)深入開展和推進“2020尋找身邊的感動”活動。
征選類別:能體現(xiàn)一念之仁、凡人善行的全部個體或集體行為:
①社會公德感人行為,如: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安定、見義勇為等;
②職業(yè)道德感人行為,如:愛崗敬業(yè)、忠于職守、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勇于創(chuàng)新、誠實守信、信守契約等;
③家庭美德感人行為,如:幫助老幼病弱、扶助鰥寡孤獨、為鄰里排憂解難、孝敬父母、關愛子女、夫妻和睦、不離不棄、守護相助、患難與共等;
④個人品德感人行為,如:捐資助學、扶殘助殘、公共服務、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以及在搶險救災、意外事故中發(fā)生的感人行為。
感動熱線:
0757-28331121
郵箱:
2429849351@qq.com
報料獎勵:經組委會選用的素材,獎勵最先報送材料的尋訪人每例500元,報送的材料詳實,能夠直接使用(新聞稿或拍攝腳本),每例獎勵500元。
?
掃一掃加好友